当前位置: > 论文中心 > 教育论文 >

对音乐学专业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(2)

时间:2014-06-03 15:23 点击:
三、合理选用教学谱例 作曲技术理论课程如和声、曲式、复调的谱例大多选用钢琴或器乐作品。配器的谱例则理所当然选用总谱。如上文所提到的,现今,相当一部分的地方高师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是考前打急抓进来的,多数以

  三、合理选用教学谱例

  作曲技术理论课程如和声、曲式、复调的谱例大多选用钢琴或器乐作品。配器的谱例则理所当然选用总谱。如上文所提到的,现今,相当一部分的地方高师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是考前“打急抓”进来的,多数以声乐作为“主专业”,没有长期学习钢琴或乐器的经历,也缺乏古典音乐曲目的积累。这些教材上选取的经典曲目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陌生的,如果都是用这样的曲目来进行作曲技术理论的分析教学,要想提高学生的“二度创作”修养,恐怕是“纸上谈兵”,仅仅是教师“一厢情愿”。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,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对象合理选用教学谱例,在教材谱例的基础上添加一些相对简单的声乐或钢琴作品,甚至是学生熟悉、喜爱的流行音乐作品。这样,作曲技术理论知识可以让学生直接运用于表演实践,以此来提高其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,这也有利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。特别是对于少数理论基础薄弱的学生尤其适用。

  四、注重知识融合,注重教师协作

  作曲“四大件”本是相互关联的知识体系,不论教学形式的“分”“和”与否,都应该注重知识的融合。在现实教学中,有学生学了曲式、复调的知识,在歌曲创作时却不会用;学了和声知识,在学歌曲伴奏时却已经遗忘。造成这类现象的原因,除了学生基础差、知识迁移能力和整合能力不足之外,也与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引导有关。2006年,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整合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知识之间的融合性。由于多方面原因,现如今又恢复为分科上课。笔者认为,采用分科教学形式也要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关联性。例如,在进行和声教学时,在注重理论知识完整传授的基础上,键盘和声应该是必修的内容。这样,学生才能深切地了解和声知识的作用,不至于在学钢琴伴奏之前就遗忘了。在进行曲式教学时,多让学生分析作品的和声,既是对之前和声知识的复习,也是让学生明白和声设计对音乐作品曲式结构的重要意义。在进行单曲式教学时,可以让学生模仿单声部歌曲的谱例尝试音乐创作,让其体会到曲式结构在音乐创作中的重要地位。《歌曲创作》更是要突破单声部歌曲的局限,引导学生用所学过的和声、曲式、复调和配器等知识尝试创作或改编合唱、伴奏谱、副旋律等多声部的音乐形式。学生需要的是综合音乐实践能力,而不仅仅是分门别类的学科知识。

  由于这些课程的教学多数是由不同教师完成的,教师之间需要多多交流,相互协作。这种交流与协作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教师之间,所有的专业教师都应该参与进来。特别是声乐、钢琴等技能课教师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。技能课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严格要求学生的专业技术,也要加大音乐方面的教学力度,这样学生可以真实地感受理论作曲的修养是不可或缺的,也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。反之,如果技能课教师对学生的音乐表现从不做要求,甚至随意占用理论课时间进行补课或排练,那么,在学生的印象中就会形成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是可有可无的“豆芽菜学科”的印象,其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必定会大打折扣。

  五、期末考试增加实践考试环节

  音乐学专业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和声、曲式、复调、配器等理论,并且具备一定的音乐创编能力。如果像其他理论课程一样,仅仅采用单一的闭卷做题或开卷论文的形式进行期末考试,是不能全面检验教学效果的。因此,有必要在期末考试中增加实践考试环节。闭卷笔试旨在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。实践考试旨在考核学生综合应用能力。实践考试的内容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定。例如,“和声”考键盘和声弹奏、伴奏曲编配;“曲式”提交分析报告、小型音乐作品;“复调”考核歌曲副旋律编配或合唱曲改编;“配器”提交编配总谱等。

  结语

  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是音乐学专业非常重要的一类课程,主要提升学生在音乐作品中的分析能力,以及培养其在高校或音乐活动中所需要的音乐编创能力,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领悟、分析及其创作表现的能力,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专业的素质基础。从教学目标来看,该课程的教学既要重理论传授又要重实践能力。那么,从教学理念、教学过程到教学评价,都要为着这个目标服务。另外,还需要教师之间的相互协作,共同发挥整个专业的教学合力。

  参考文献:

  [1]王自东.理论与实践并存 专业与职业共融——写在第九届全国高等学校理论作曲学术研讨会之后[J].人民音乐,2011(2).

  [2]王耀华.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“三边合力论”[J].人民音乐,2005(3).

  作者单位:长江师范学院


   论文榜(www.zglwb.com),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、投稿辅导的网站。
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,寻求投稿辅导代理,快速投稿辅导,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:省级投稿辅导/国家级投稿辅导/核心期刊投稿辅导//职称投稿辅导。


栏目列表
联系方式
推荐内容
 
QQ在线咨询
投稿辅导热线:
189-6119-6312
微信号咨询:
18961196312